找到相关内容142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三世潘唐瓦·德唐夏茸上师传(2)

    入法。  ‘拉卜楞寺’的‘王府尼众寺’请上师传法,传有:《三部合修随许》、《玛吉拉尊寂怒能断灌顶》、《观音修法》的传承……等多种胜法。并为她们建立了《空行母》及《能断玛吉愤怒母》、《十一面观音》等日常...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0256560.html
  • 当巴桑吉传(1)

     此派主张依般若断除无明我执,依密宗本尊现证三身,此《能断教授》依玛吉拉尊空行母的《施身法》及《黑色愤怒母》为主要教授,修习此法强调在尸陀林也就是在坟地或僻野有泉水的地方苦修,可说是继噶举派“米拉日巴...

    确吉桑格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42356924.html
  • 诺那呼图克图前期略传

    明之才能非常精湛。   在家乡格曲山谷中,有一条大河,人们常看见这个幼童乘着铺在水面的衣服,如舟筏般,随意往返于大河两岸。   最神奇的一次,是年幼的诺那呼图克图突然现愤怒相,拿了一把长腰刀,对着家中...

    秋扬嘉措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00457288.html
  • 《神曲》与敦煌变文故事中的地狱观念

    选择古希腊的贤者或智者如荷马或亚理士多德,这似乎也不完全是出自宗教偏见,而更可能是由于这些贤智之士过于明显地代表了古希腊精神也就是人的精神:荷马把“阿喀琉斯的愤怒”当作主题,歌颂人类不顾一切的任性与...

    姜岳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65257691.html
  • 鲁迅、尼采与佛教——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一

    不同于尼采或高长虹的地方在于,他对于自己的“偏激”始终有自知之明,并且一直在努力克服,“我太不冷静”;“太易于猜疑,太易于愤怒”;“我是怎么一个褊狭的人呵”;“我总觉得我也许有病,神经过敏”;“因为神经...

    哈迎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95858487.html
  •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3)

    本质。这种烦恼,这种愤怒,这种贪欲的本质就是空性。空性是舍不掉的,丢不掉的。因为你能舍掉的只是一种观念,空性超过了这种概念,一个比较低的概念可以把高的空性甩掉。  如果有问题请再提出来。  心、真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1558575.html
  • 觉悟心中的佛性

    愤怒的说:「侵犯圣山三日必死」。后来这女孩被转告了巫师的话,真的在三天后死了。不知者无罪,知后因恐惧而死,是被无知的权威吓死,而且距离去圣山的日子,不知已过了十多天,却在听了巫师话三天「自我暗示」才死...基督教神学也认为骄傲、嫉妒、愤怒、懒惰、贪婪、贪食、淫欲,是人的七个大罪。而身体所产生的病变,通常就是心犯了这七个大罪引起。所以救身,先要救心,心获救了,疾苦也没了。佛陀开悟时说:「众生皆有佛性,只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2058580.html
  • 禅宗的心灵之道

    意念,而是与正念不同的邪念。起念指的正是邪念的生起。佛教所说的邪念就是三毒,亦即贪嗔痴。贪是贪欲,是对于外在事物的渴求和占有;嗔是愤怒和仇恨,是要伤害甚至是要消灭他人或者他物;痴就是无明,是无知或者是...

    彭富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2158711.html
  • 杰仁波切著:新觉醒(1)

    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工作的态度参杂了自私或愤怒,他们的成果被扭曲。在行使职权时如果以获取知识为导向,很容易形成祸患,而非为人类带来益处。因此慈悲可说是行为的本质,愿所有在座者都能够予以修持。  现在让...

    杰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5759029.html
  • 《大迦叶尊者回忆录》

    ‘泊叟勃’(阴暗、黑暗)的心念(如不满、愤怒、嫉妒、贪婪等等)。种下了这种恶因,就要自己去承受这种恶果,这种因果循环只发生在每个人自己身上,这是刚才梵天阿蒙所强调的。而我是想改变这种果报,让它止于最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4759239.html